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关於吞拿鱼/判 答

2018-11-01 03:17: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吞拿鱼我们简直再熟悉不过了,无论是高端寿司店还是街边日料居酒屋,从来都少不了它的存在。就在近几年,“蓝鳍吞拿鱼”这个名词突然一夜爆红,甚至成为很多商家炒作的焦点。吞拿鱼,究竟有没有这麼玄?

  先来了解一下它的不同叫法,Tuna,本港人叫做吞拿鱼,内地称之为金枪鱼,而在日本,则以“鲔鱼”的标籤存在,其实都是同一种东西。吞拿鱼最早的舞台自然就是东京筑地市场,开市重头戏的拍卖每次都能吸引无数镁光灯聚焦。而作为“鱼中贵族”,蓝鳍吞拿鱼的身价从二○一一年开年的四千五百万日圆,六年间一跃飙升至二○一七年开年的七千四百万日圆(约合港币五百一十七万)。

  确实,不是所有的吞拿鱼都可以称之为“蓝鳍”,但“蓝鳍吞拿鱼”也并非单一的物种,而是太平洋蓝鳍、大西洋蓝鳍和南方蓝鳍吞拿鱼的统称,其中大西洋蓝鳍是最大、最矜贵的一种。野生的蓝鳍吞拿鱼外形醒目,背部闪烁着海洋的光辉,味道更是鲜美。由於产量少、成熟晚而成为重点保护对象。物以稀为贵,如此美味自然也要付出金钱的代价。

  在如此巨大的一条鱼体内,也有不同口感、不同价值的部位,比如在大腹、中腹、赤身这三个部位当中,大腹是兵家必争之地,处在鱼体之前的腹部前中段,不仅肉质肥嫩入口即化,还充满着浓浓地鱼脂香,能为它“一掷千金”可谓此生无憾;相比之下中腹略逊一筹,但也融合了鱼的肥美和甘亮,很多中高端寿司店是否名副其实,来一块中腹,一试便知;而赤身则是鱼背上脂肪最少的部分,通体暗红,也是我们平时最常所食。价格平民,加之低卡路里、高蛋白,同样不缺拥趸。因此,如何专业地吃一条吞拿鱼,价格也不是唯一的指挥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