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八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一辈子的故事是一个传奇。从小过着孤儿的生活,长大后成了著名作家,写下了《伊豆的舞孃》、《雪国》、《山之音》等多部经典,晚年以安眠藥度日,最终以吸瓦斯的方法自杀而亡。
作为一个传奇,川端康成的举止行为往往有别於常人,甚至有人称之为异常。举例,他的好友今东光便忆述说,川端康成是一个“吃白食的高手”,话说有一年元旦,川端康成特意到了今东光的家,不为了拜年,而是为了要他“弄个饭团给我吃!”因为他“肚子饿了”。
对川端康成生平稍有认识的读者,可能会认为这又是证明川端康成不善理财,以致生活困顿的事件,但事实或许不是如此,根据今东光的说法,当时川端康成前来要饭团,纯粹是为了要白食一个饭团。当时,川端康成是坐着司机开的德国製私家车来讨饭团的。
后来,为了“报答”今东光的饭团之恩,川端康成成为了今东光参选议院的助选团负责人,还亲自为他在街头演说叫阵。
请客与白食,可以是一种相对的观念,有人请客,因此有人白食,而无论请客,还是白食,都在我们的现代文化中受到强烈的质疑与批评,却又依然持续。以我为例,我在成长中长期当上“白食者”的角色,算不上如川端康成的高手,却一直受惠於老师与长辈们的请客。
有一次,一位老师见我白食得不好意思,便开解我说:“请客,始终是为了友谊,而不是为了人情,不在乎价钱,而在乎一种缘分、一种关係”。当时的我,没有十分明白,但知道了川端康成讨饭团的故事,我却有了启发:请客,不是要美酒佳肴,甚至可以是家常便饭。请客之道,不在於请,而在於客,白食之道,也不在於白食,而就在於食。
请客与白食,都是为了主动而含蓄的建立友谊。当然,在香港,要在家中请客,还是困难,毕竟我的家只接待我自己一个人,还算有点挤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