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和阅读是分不开的,人必要有佳品输入,方可望有精品输出。我的散文专栏写作,曾写过某月刊的“鹰儿眼”,报章上首以“三好集”开笔,可尽情自由写作有关青少年及文学,尤令我惊喜,故我对此栏目的写作很珍视,写来用情尽力,倍加用心!
回想八十年代到千禧年代,我写过的专栏:突破少年小说栏、阳光之家及露珠儿人物专访、春雨故事栏,格林姊妹写作坊、格林姊妹动物寓言、星岛时事童话、明报校园少年望望图书馆员手记、公营教育期刊的学校个案短篇……多多少少是为青少年报刊、杂志而写作的,当中以青少年的文学故事最多。很多人写专栏喜用笔名,我和明珠的写作儿童文学,常用“格林姊妹”这笔名;但写作散文时,她和我都会用自己的真名字。我觉得发表散文,毋须想个特别的笔名,反正我笔下写我心,有不平鸣不平、有话实说、文者自责。我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必看谁的脸色,我发表散文也如此,不惧留名现身。
我的专栏写作生活很平凡,但拥有最大的自由和满足。三十年来,我的正职是老师,写作看似有点业余性质,却又不尽是。我的写作,其实一直是和工作家庭息息相关,常反映出我对生活的感受,我的做人做事、过日子的心声。我对家庭、学校的生活最熟悉,印象最深、关怀最深,我的一些专栏短篇,写作题材都是反映生活的现场,表达都是有感而发,说得上是面向最多的青少年读者。故我很珍视每一封小读者的来信及回应。我常要求自己致力所写所做,都要对青少年读者有自强不息的正面好影响。
我相信,文学和人该是一致的,文如其人就是最好的散文。作家要言行一致,在生活中做的和在作品中写的要一致,好文章不要隐瞒自己的内心,能表现出自己的人格。人事无端遇上的屈辱无法倾吐,对义务事有热情不能发散,就借文字来表达吧。我不喜欢弄虚作假的伪作伪君子,我敬佩诚心真实的作家,我喜欢感情真挚有意思而感动人的文字,嚮往对人生反璞归真,愿我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