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W的母亲是一位业余戏剧爱好者,经常参与舞台幕后工作,主要为演员担任化妆师。为此,W自小便跟随母亲在舞台的后台流连玩耍,甚至童年开始已参与话剧演出。虽然只是演出一些配角,但已令W乐不可支,也因而认识了不少戏剧朋友。就是这个缘故,几年前我便认识W,听他说了一件往事。
W是家中的独子,对母亲十分孝顺,因此多年前其母亲患上癌症而自知不久於人世,令W困扰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到底怎样才可令到母亲走得安乐?如何减轻母亲和自己的伤痛?W本身是一位专业社会工作者,他明白到亲人的离世是任何人都必然会面对的事情,可是当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令到这位专业社工也要筹谋面对的方法。“当时我要想出一个方法来延续妈妈的爱。”W对我说起这件往事。其时W已经结婚,但尚未有自己的孩子。W却请母亲为那些尚未出世的孙儿预先想好名字,适合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各自想好两、三个名字,目的是让母亲将未能亲眼目睹的“未来”,可以预早掌握在自己手裏。最后,W的母亲离开了,相隔了一年,W的孩子出生了,W就用了母亲预先定下的名字给予孩子,实现了自己对母亲的承诺,延续了无尽的爱。
我也认识另一些社会工作者及义工,协助长者或长期病患者製作回忆纪念册,让相关人士自己构思及搜集材料,尤其是一些旧相片或具有意义的物品,将之整理和排列,并且自行设计及装饰,以此成为自己独一无二的纪念册。编排的过程实际是一种自我追寻,构想曾经拥有或曾经失去的事物。虽然一切最终都会烟消云散,但都是自己不可磨灭的记忆。
过两天便是清明节。年轻时代我不会在这日子悼念先人,总觉得多此一举。但到了自己已走完人生过半路程,却感到清明节是一年到头的重要日子。希望将来我离去之后,我的儿子仍会记得我曾经给予他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