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不光是人类,就连作为食物的培根(Bacon)都有国籍?没错,不要看那一片片五花肉貌不惊人,但实际上,每个国家的偏好部位和做法都有讲究,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流水製品。从培根看各国饮食习惯,也不失为一件趣事。
这就要追溯到培根最早出现的地方,不可思议的是,如今在西方国家普遍流行的食材,其实就起源於古代中国。公元前一五○○年,中国的腊肉就是培根的鼻祖,之后古罗马用猪肉、无花果和白酒进一步调製出当地风味,让培根慢慢成型。而Bacon这个词的本意,就是指烟熏的肋条肉或猪裏脊。但即便是在现代,中国的腊肉仍旧是盘中点缀,而欧美的培根,则变成了出场率奇高的早餐头盘,彷彿不吃培根,一天的开始就不够完整。
有趣的是,英国和美国在这块肉上一直没停止争论,都觉得只有自己吃的才是正宗,对方的全属旁门左道。个头食量都不小的美国人当然推崇最肥的猪腹部,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长条五花肉,夸张时脂肪含量可达百分之七十!用油煎一下又香又脆,夹在汉堡裏绝对提味,是妥妥的罪恶之源无疑了。在这一点上,意大利人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还会切碎放入意麵增香,只不过根据所需的肥瘦比例不同,有时也会延伸至猪肋部。相比之下,苗条的英国人更喜欢肥瘦相间的猪背部,通过烟熏的方式让肉质香气悠远,烹饪过后更有嚼劲,特别是外脊部分的瘦肉含量可达百分之九十,放眼望去也只有一小条肥边而已。
不过,如此肥瘦兼具、弹性适中,被英国人从中世纪起便引以为傲的培根,却让美国人无情地“一票否决”。在美国,英式培根甚至都不能被称作“Bacon”,因为农业部规定,只有取自腹部的肉才是培根,至於其他部位,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的“不足”吧!
panda51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