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象诉/天人合一/冯俊彦

2019-12-20 04:29: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九一六年荣格第一次提出集体潜意识的想法,距离今天有超过一百年的时间,当年医学对大脑的认识有限,以至不少当时的心理学的理论至今天已不合时宜,唯独荣格对人的整个心灵的构造仍历久不衰,甚至今天受到更多人的接纳。今天脑神经科学对人脑的结构和功用有更广泛的研究,但“心灵”一词究竟应当如何理解,荣格所提出的集体潜意识又究竟藏在大脑哪裏?还是我们除了脑袋这个器官用作思考及记忆外,还有其他机制呢?

  让我举一个例子,大脑处理记忆和感受可说十分奇妙,学者研究有关创伤的经验,大脑对突如其来的威胁採取的机制是“战、逃、冰”三个策略,能打的战、能逃的走、不能打又不能逃的则冰。所谓冰,即大脑因未能负荷当刻的压力,将整个人的所有感官及机能停顿下来,就似结冰一样,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车祸的生还者一般对事发时的一刻毫无记忆,这就是大脑用冰的策略去应对当下的威胁。那是否那刻的记忆已不存在,那又未必,身体往往都能记住当刻的感受,例如事主撞车前屏住呼吸,下次再坐车时可能有透不过气来的感受,那就是身体的记忆。

  如果身体能留下记忆的话,那麼人能将记忆存在身体以外吗?西汉哲学家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代表真理与法则,意即宇宙间存在着一种定律,这种定律被打开后,裏面存在着无数的记忆,一种人类集体的意志。董仲舒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回归大道归根复命,它并不是一种形式上对宇宙的理解,而是一种状态,以身体去融合於这个法则之中。荣格所提及的集体潜意识与董仲舒天人合一的理论同出一辙,因此当我们尝试理解“心灵”一词时,它并不局限於心理学或精神医学中对大脑内的活动所限制,而是包含了大脑的运作、身体的感受和对身体以外宇宙之中与个人的互动。

  用现代科技的术语,有点像个人电脑连上了云端服务吧。

  instagram.com/symbol_talk/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