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艺加之言/《艺术家持蓟肖像》/王 加

2020-01-08 04:24: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对於摄影技术尚未诞生前的西方绘画大师们而言,自画像便等於他们的“自拍”。阿尔布雷特.丢勒於一四九三年绘製的《艺术家持蓟肖像》既是他本人首幅油画自画像,也被认为是首幅由欧洲北部艺术家所创作的独立自画像之一。丢勒将这幅以半身像示人的自画像用纯黑色背景衬托,并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初期传统肖像画所流行的四分之三侧姿端坐。时年二十二岁面容青涩却棱角鲜明的他长髮披肩,头戴红帽且身着精緻考究的灰蓝色外套;一双略显忧虑的明眸直视观者,双手握蓟且若有所思。在头顶年份数字一四九三的右侧,写着“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皆由天定”。鉴於在十五世纪欧洲蓟是男性婚姻忠诚的象征,曾接触过此作複製品的大文豪歌德便曾以此推测画作为画家赠与其未婚妻的礼物。而另一种解读则将他手握的蓟刺与耶稣受难相关联。画中对蓟刺颇具金属感的刻画映射出丢勒少年时期金匠学徒的功底,而衣摺和髮丝等精妙的细节描写也成为他在刚过弱冠之年便已才华横溢的例证。虽然自画像在文艺复兴时期并非是流行题材,但《艺术家持蓟肖像》则显示出在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画家开始渴望社会地位并强调艺术家尊严的趋势。

  为独立自画像开闢先河的丢勒无论从造型还是创意上均对后世画家们的自画像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艺术家持蓟肖像》更是成为了历代大师们的“自画像模板”。随着艺术家社会地位的日渐提升,委拉斯凯兹、鲁本斯爵士、凡.戴克爵士等功成名就的宫廷画家们均留下了与丢勒构图相近的自画像。为自己创作了四十余幅油画肖像的“自恋狂”伦勃朗则让这一画种不局限於作为外貌特征的记录和身份的象征,甚至成为以转变社会角色来磨练绘画技艺的习作。待到十九世纪,马奈、德加等印象派巨匠们仍在以四分之三侧姿半身像来为自己造像,而伦勃朗的荷兰老乡梵.高更是接过前辈衣钵,留下了多幅具有个人鲜明艺术特征的自画像。

  (影响西方艺术史的百幅油画名作)

  微信公众号:Jia_artscolumn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