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伦勃朗最受欢迎的画作之一,《浪子回头》是诸多评论家所公认的画家最伟大的作品。这幅在他去世前一年完成的宗教题材巨製取材於圣经《新约─路加福音》,描绘了一个不孝子在外挥霍掉父亲给予的家业后返乡跪求老父宽恕的瞬间。画家选择用私密的氛围来呈现老父原谅其子的温情一幕,并以最擅用的明暗对照法以一束自上而下的光源照亮了画中的三位主角:剃了光头的次子被年迈的父亲弯腰搂在怀中,右侧台阶上双手紧握面色凝重的则是始终相伴老人左右的长子。他对父亲的作法颇有微词,而后者则选择了接纳和宽恕。暗色背景中的几人则成为了这一感人场景的见证者。
伦勃朗对这段圣经原文有着极强的触动,留下了数幅同主题蚀刻板画。对於当时信奉新教的荷兰而言,教堂中没有祭坛画,也鲜有人委约巨幅宗教题材作品。画家临终前这幅真人大小的巨製是在毫无委约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也反映出他艺术创作的心之所向。
对於伦勃朗而言,肖像画是生意,宗教画是生命。《浪子回头》将他毕生最擅长的两种绘画题材“双剑合璧”,在极其简约的背景下仅凭藉光影明暗便营造出契合圣经原文的动人瞬间。画中的人物面容和服饰细节仍反映出画家对描绘事物质感的敏锐和天赋,但晚年的他已摒弃了对外表华丽的修饰,实现了从逼真到传神的艺术昇华,并早已超越了时代。成熟的画风、厚重的色彩和戏剧化的光影营造出深刻的精神感染力;老年丧子、家破人亡的他彷彿从圣经原文中找到了救赎和解脱。在无数西方艺术家绘製的同题材名作中,伦勃朗此作是最能和观者产生共鸣的。堪称画家“天鹅之歌”的《浪子回头》所传递出的关於亲情、仁慈、宽恕的普世价值观虽取材於天主教,实则已超越了宗教的範畴。肯尼斯.克拉克爵士甚至宣称“那些在圣彼得堡亲眼目睹过原作的人会说这是史上最伟大的画作,这是可以原谅的。”
(影响西方艺术史的百幅油画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