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閒性閒情/是神鸟?是鹦鹉?/李英豪

2020-07-24 04:24: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附图为殷商时期雕琢的对尾双鹦鹉玉饰,板状体,一九七六年河南省安阳市小屯西北地妇好墓出土。尾相连处和二鸟冠上各钻有一小圆孔,应属繫佩或装嵌饰物。两面皆有相同的纹饰,翅饰翎纹,尾琢变形回纹。妇好,是殷王武丁的三个法定配偶之一,地位显赫,掌有实权,参与政治,可说是晚商的“女强人”;故出自其墓中的玉器,最有代表性,是研究殷墟玉器的重要依据。其所出的玉禽鸟形象中,常见各种站立姿势或作伏状的鹦鹉形勾喙四爪禽鸟;但其他同时期墓葬所出的鹦鹉形象则极少见,大可反映妇好当时与别不同,高人一等。

  历来这种鸟的名称惹人争议,一说那是“商代神鸟”,另一说则为鹦鹉。商代玉器中,有为数不少的各种玉鸟,皆可概括为“夸张型”和“写实型”。前者指附图的是“神鸟”,乃脱胎自古代的神话传说,因传商族起源,是“天生玄(元)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和《竹书纪年》也有载帝妃简狄浴於元丘之水,吞下元鸟坠落的卵,因孕生契。契,就是殷商部族的始祖;这一部族以玄鸟(元鸟)为其“祖先神”,也是其共同的图腾;神鸟的造型是想像出来,不免带夸张性。不过,亦有人指元鸟实为“燕子”云云。倡“写实型”者认为殷商时期,已有人捕得原产自四川一带稀有的大绯胸鹦鹉,献给权贵;因这种丽鸟不但“表众之殊色,被光耀之鲜明,流玄黄之华节”,更精乖伶俐,很会学舌,深得当权者欢心,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象征。玉工以写实手法雕琢而成,并以对尾成双的造型,代表氏族繁衍的涵意。另有一说法,是由於鹦鹉竟能言,当时无知的人就认为是他们“祖先神”的化身。这种揣测似乎把两种观点合而为一,可能因为妇好墓另出土两件“鹦鹉首人身”造形的玉珮,就是“神人一体”和图腾崇拜相混合的原始产物,故既写实,同时也是神话式的夸张。

  妇好墓出土的玉鸟,刻纹大部採用双线阴刻,即玉艺上所称的“勾彻”,表现在鸟翅纹上尤为明显,远较普通用单线有“勾”而无“彻”者精美细緻,也是与主人的特殊身份有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