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文艺中年/爱情剧看时代变迁\轻 羽

2020-10-12 04:24: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抗疫之战,必须持久,剧院和电影院曾经一度封闭,唯有多看电视和网络。线上的剧集多如繁星。我看完新版《东京爱的故事》后,坊间继续冒起一阵怀旧日剧热潮。一九九六年的《悠长假期》被喻为爱情“神剧”,男主角木村拓哉自此人气急升,翌年的《恋爱世纪》更将爱情日剧推上高峰。那年头,我好像只沉迷在剧场的舞台剧,并没有看过该两齣电视剧集。在这抗疫时期,却让我有机会一口气连续追看两剧。

  若以现代的目光来看,《悠》和《恋》都是典型的爱情故事,四角关係互相纠缠,余情未了和藕断丝连的情节不断重複,让观众为剧中男女的离合看得咬牙切齿。若将故事解构起来,《悠》的姊弟恋主线包含着男主角追求梦想的衝劲,对青年人的人生道路较具启发意义;《恋》纯粹是浪漫抒情,鼓动痴男怨女努力追寻心中至爱。

  《悠》与《恋》的首播时期其实只相差一年,但是剧中的环境和细节,却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悠》的经典场面,例如男女主角在三楼的阳台将塑胶弹球来回抛接,以及在天台点燃烟花,都是纯真的感情动作。到了《恋》剧,男女主角在第一集偶然於街上认识,接着便到情侣酒店共度一宵,反映了现代社会男女关係的跃进。另一方面,《恋》剧的角色已经拥有无线电话,某些时候讯号接通便可以电话沟通,甚至能以传真机传达文字讯息,亦可以手提摄录机拍摄影像来留念,大大增进了角色之间的互动关係,较之从前角色们必须要直接见面,又或借机在街角偶遇,戏剧性的场面出现更多变化。

  观看《恋》剧令我较反感的场面,乃是男女角色在任何公众场合都随便抽烟,即使在小孩子面前亦不例外,这应是廿多年间的最大社会变化。

逢周一、二、三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