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竹门日语/故态复萌\简嘉明

2021-06-28 04:24: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本地疫情放缓,社交活动逐渐恢复,经济渐露曙光。然而近日的遭遇却让我感慨服务业的坏风气在疫情缓和下故态复萌,教人唏嘘。

  上星期五,约了朋友晚膳,我乘的士前往。常坐的士,因喜欢在行车时放空,舒适抵达目的地。故此我从不指定行车路线,司机就专业意见决定就可。疫情严重时,的士业朝不保夕,司机服务热诚有礼,车厢打理得干净清洁,还会连声答谢乘客支持。可是近日我又要像从前般受气,例如行车途中司机不断埋怨路面挤塞、盛暑下车厢冷气微弱、地毡座位非常肮脏等,完全是“贴钱买难受”。这次更离谱,车堵在梳士巴利道,正等候拐弯驶向商场。司机不断吐糟车多,更突然说:“拐不到弯了,不如你下车走行人隧道过去。”下车?我们在马路中心,难道要我跳车吗?我穿着高跟鞋,外面下着雨,如果想走行人隧道,早乘港铁了,还要花百多元坐的士吗?除非疫情严重时街上空无一人,否则周五晚全港堵车人所共知,难道职业司机没经验吗?我断言拒绝,他又说:“很多巴士挡着,进不了商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朋友竟来电说餐厅没我们的订位纪录。天呀,我在一个月前致电订位的,当时跟服务员核对过日期、时间和人数,服务员还惊讶我那么早预订,怎么没记下我的资料?朋友正面对尴尬的情况,我又困在车中听着司机的废话,终于忍无可忍,严厉地说:“我要去商场门口,多久也等,一步不能少!”随即拿起手机装拍摄,司机看到立刻改变态度,再不出声,乖乖将我送达目的地。到了餐厅,朋友也获临时安排座席,一顿饭大家要过关斩将才能开始,未吃已一肚气。我想疫症早日消失,却也盼望饮食与服务业不要因生意多了就沾沾自喜,请珍惜所有顾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