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乐活/姑苏城外寒山寺\潘少

2021-07-12 04:24: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朝诗人张继怎么会想到自己在安史之乱下与众文人到江浙一带避难时写下的《枫桥夜泊》,能吸引古今中外无数游人来探访“姑苏城外”的寒山寺,成就了一处名胜古蹟。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城西阊门外五公里的枫桥镇,坐东朝西,门对古运河。张继就是对着寺庙旁横跨古运河的枫桥写下了这首思乡绝句。寒山寺始建于六朝时期的梁武帝天监年间,本名“妙利普明塔院”,之后相传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从天台山来此作住持,遂改名寒山寺。有杂记记载称其二人对佛教、文学都造诣颇深,心有灵犀亲如兄弟,也是民间传说的“和合二仙”,掌管和平与喜乐。两人曾共同爱上一女子,在拾得临婚之前寒山离家为僧,拾得捨妻去寻觅寒山,再相会后,两人一同出家为僧,立庙“寒山寺”。于今,山门的正上方还写着“寒拾遗踪”。

  另外值得一提的故事是,江南四大才子中最出名的便是“唐伯虎的画”与“祝枝山的字”,而寒山寺入口影壁上的“寒山”二字便是出自祝枝山之手笔。祝枝山工于书法却爱财,收到委托便开价“寒山寺”三字要索三千両,但寺庙住持仅募得两千両,于是祝枝山留下“寒山”两字便离开,亦因此成为了“一字千金”的书法“贵人”。而“寺”是一位不取分文的书生临摹所写后补上的,只要求署名“东湖陶濬”,其实他就是清末书法家陶濬宣,陶渊明的第四十五代子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