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共包含了十四篇小说,提到其中的《永远的尹雪艳》《一把青》《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孤恋花》《花桥荣记》《游园惊梦》,读者都耳熟能详;其他像《岁除》《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思旧赋》《梁父吟》《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冬夜》《国葬》这几篇,对华文文学略有了解的读者也不会陌生;一般读者不太注意的大概是《秋思》这一篇─它可能是《台北人》中关注度较低的一篇小说。
夏志清说“《台北人》甚至可以说是部民国史”。确实,从“《梁父吟》中的主角在辛亥革命时就有一度显赫的历史”,经过“五四”运动(《冬夜》)、抗日战争(《岁除》、《秋思》),到解放战争(《一把青》),民国的重大事件都在白先勇的小说中留下了印痕。后续的台湾岁月,无论是尹雪艳还是金大班,钱夫人还是秦副官,乃至“老板娘”和王雄……她们难以忘怀也无法割舍的,是与大陆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系─这些在台北红尘中艰难行进的各类人物哪是什么“台北人”?分明是身在台北的上海人、桂林人和南京人。
欧阳子把《台北人》的主题概括为“今昔之比”、“灵肉之争”和“生死之谜”,经她这么一剖析,《台北人》的深刻性赫然可见─那是一种从写实层到哲理层都尽在其中的洞察和贯通。一九七一年,《台北人》由晨钟出版社首次出版,至今五十岁了。五十年来,《台北人》出版了无数版本,以尔雅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和广西师大出版社的版本尤为出色。五十岁的《台北人》获荣誉无数,以“台湾文学经典”之首和“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名第七最为着名。
经历半个世纪的时间考验,《台北人》已入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两岸三地的一致公认无疑已确立了《台北人》的经典地位。最近,五十岁的《台北人》又有了一个新的说法:《〈台北人〉总也不老》─这是一本新书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