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人与岁月/成语与四字词\凡心

2022-02-18 04:12: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某天收到朋友“谁说粤语没有成语?”一帖,里面都是四字词。

  成语是指长期使用、简洁精辟、词组定型的短句,多是四字,也多出自古籍。有的能望文生义,如“一毛不拔”、“斤斤计较”、“爱财如命”;也有的需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理解,像中国寓言的“揠苗助长”、“杯弓蛇影”、“掩耳盗铃”。

  粤语与现代汉语的成语用法完全相同。但各地方言和粤语还有一种四字词语并无典籍出处,只是坊间习惯使用。这类词在学术上不列作成语,称为“四字词”。朋友帖子中的词便属此一类。

  各方言区表达相同意思的四字词却难相通。形容人长得黑,北京方言说“黑不溜秋”,粤方言则称“黑古勒特”。若在北京说“这人长得黑古勒特”,或在香港说“呢个人生得黑不溜秋”,听的人就会一头雾水。

  粤方言四字词非常丰富,但字面与规范汉语难以对应。表达“痛下决心”,粤语四字词说“的起心肝”;说人“兇神恶煞”是“恶死能登”;说女性风骚要说“姣尸扽笃”;人“扭扭捏捏”是“刁侨扭拧”;“说三道四”是“噏三噏四”;“粗略估算”是“大大话话”;“并肩做事”是“同捞同煲”;停不了嘴是“鸡啄唔断”;“遥遥无期”是“浸死鸭乸”(咁耐)……(粤语字依据《广州话词典》)。只看粤语四字词字面,实难猜出其含意。

  有的字在粤语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同。如“噏”,粤语指“胡说”,现代汉语则指“吸气”。“姣”在现代汉语中指“相貌美”,粤语却还可解作“女性作风淫荡”。除了词义天差地别,读音就更是完全不沾边了。

  在香港使用四字词,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各地的方言也自带趣韵,无可替代。故担心方言会消失,实是杞人忧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