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园/汤婆子\蓬 山

2022-02-25 04:25: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清稗类钞》有一则“僧有两妻”。讲的是干隆南巡至常州天宁寺,听闻某僧行为不检,便故意问他有几房妻室。遽料僧人镇静回答说有两妻。干隆大惑不解,僧人解释说:“夏拥竹夫人,冬怀汤婆子,宁非两妻乎?”干隆一笑了之。

  “竹夫人”是竹编的枕头,沁凉通风,为炎夏禦暑佳品;“汤婆子”则是寒冬时节的取暖神器,实际就是一铜壶,中贮热水,拥之入怀,或置于被窝中,帮助御寒。两样东西都历史悠远。比如《红楼梦》里,宝钗在元宵节製灯谜:“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谜底就是竹夫人。而晴雯与麝月为宝玉铺床,便讨论用不用汤婆子。

  随着科技发展,取暖方法越来越多。先是灌水式的橡胶热水袋,继而是充电式加热的暖水袋,如今则有两用的USB充电暖手宝,既可作为手机充电器,又可暖手,小巧玲珑。

  然而这两年,古朴的汤婆子重出江湖。不少商家开始重新生产。而清末民国的老物件则更为稀缺珍贵。笔者春节前夕就偶于一世伯家中淘得一件。这件汤婆子,用厚重的黄铜铸造,大小相当于六吋蛋糕,形状跟冬奥会的冰壶相仿。岁月经年,表面略有氧化,不再耀眼夺目,但这种古拙质朴的光泽与手感,格外散发着一种旧时风物的魅力,兼具工艺品、日用品价值。将其灌满热水,焐在手里,看着窗外大雪纷飞,感觉温暖将时光也融化得缓慢了。

  其实,汤婆子比塑料制品、充电用品更环保,也更安全。当年也是不折不扣的“国民好物”,只不过因为笨重慢慢淡出。而今因为怀旧风的吹袭又受到追捧。还有小时候觉得又醜又土气的蚌壳棉鞋,如今也再回潮流,甚至抢夺雪地靴的风头。时尚真是一个轮回。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