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有篇散文《猛虎和蔷薇》,提到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译成中文,便是:‘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余光中把这行诗视为“是象征诗派的代表”,因为“它表现出人性里两种相对的本质,但同时更表现出那两种相对的本质的调和。”在余光中看来,人性的国度中“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重猛虎”,“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
要想真的做到“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并不容易,但一个作家要想杰出,却必须使自己具备这样的特质。因为刚柔兼济、阴阳同体是成就一个伟大作家的重要素质,只有身为猛虎却能细嗅蔷薇,作家的内心感受和文学表现,才会豪放与婉约齐飞,刚猛共柔美一色。
余光中举了不少古今中外作家心有猛虎却能细嗅蔷薇的例子,而我却一下子就想到了郁达夫。在郁达夫那些自传意味甚浓的小说中,主人公对女性充满体贴和同情并且常常是流着“清泪”“啊啊”哀叹,这使他的小说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抒情的,感伤的──这无疑体现了郁达夫内心柔情蔷薇的一面,可是如果你因此就认为郁达夫是一个“蔷薇色的作家”那就错了,事实上郁达夫敢于在“五四”时期写《银灰色的死》《沉沦》这种极具惊世骇俗色彩的小说,正说明他心有猛虎,具有一种强大的毁灭旧道德的力量──联系到他后来出走创造社,离开左联,远赴南洋,在新加坡参与抗日活动,在印尼与日军周旋……这一切行为的背后,无不体现着郁达夫内心的猛虎气质。
心怀坚守自我并敢于冲决一切的猛虎力量,却又能对自我/人类内心的细腻情感纤敏情绪有着深切的体验、深刻的洞察并加以抒情的文学表现,这一柔一刚、一阴一阳,构成了郁达夫整个为人和艺术世界的完整风貌,而二者的合而为一,也正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在郁达夫身上的最佳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