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馆藏撷英/帕尔米贾尼诺《安提亚肖像》\閒雅

2022-10-21 04:24: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十七世纪的意大利艺术作品多以戏剧化的光影、夸张的动作及人物表情营造张力,着重强烈及现实的情感表现,后来被称为“巴洛克艺术”。今年夏天,香港艺术馆与意大利卡波迪蒙特博物馆联合筹划,在港连续三个半月展出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珍藏。

  位于那不勒斯(又称拿坡里)的卡波迪蒙特博物馆,是意大利境内一流的博物馆,以拥有大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作品而闻名。如今展览接近尾声,喜爱巴洛克艺术的读者,不妨趁这个机会感受一下欧洲的艺术气息。

  《安提亚肖像》(附图)是此次展出的四十件精品中,为数不多的肖像画,出自帕尔米贾尼诺(Parmigianino)之笔,绘于约一五三五年。帕尔米贾尼诺本名Francesco Mazzola,因出生于帕尔马,人称帕尔米贾尼诺,意为“帕尔马来的小个子”。帕尔米贾尼诺是位自学成才的画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一五○三至一五四○),未正式受过绘画教育,却对后来的许多画家包括提香、艾尔.葛雷柯等有直接影响。

  帕尔米贾尼诺擅长让观众和画中主角建立心理联系,站在《安提亚肖像》前,观者会被画中女子华丽的衣着、白皙的肌肤、神秘的目光所吸引。这幅画也称为年轻女子肖像,传说安提亚是一名风尘女子,帕尔米贾尼诺在罗马逗留期间深深被她吸引。虽然画中人的身份至今成疑,但帕尔米贾尼诺笔下的女子,承袭了拉斐尔所引领的文艺复兴理想女性的特质与审美。

  “走进巴洛克─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珍藏展”于香港艺术馆举行至十一月二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