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 色/发菜惊魂\判 答

2023-05-25 04:25: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吃发菜,没什么不妥吧?但凡对粤菜有点亲近的人都知道,这种嚼起来带劲,外形酷似头发丝的藻类食材是餐桌上的常客,不仅好吃,还因为谐音有好彩头“同发财”备受人青睐,成为粤港澳地区过年过节必备的C位菜肴。

  发菜口感跟海藻相似,但颠覆我们认知的是,它并非水生植物,而是来源于降水稀少的半干旱地区。更颠覆常识的是,如果严格按照发菜的“生理结构”分析,简直连植物都算不上,一个个胶质复合体组成了每一根“发丝”。虽然世界各地都有产出,但拿来吃、并且如此大批量食用的,还真只有中国。后来,发菜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对象门类,喜欢发菜的人心头一惊,好像再贪嘴一口,就要成为传说中的法外狂徒了。事实上,吃发菜的代价,要比我们想像中大得多。举例来说,每采一百克原料,就相当于要把十六个足球场大小的地面连根带草刨得片甲不留,直接破坏植被,导致草原变成荒漠。如此看来,近些年无比嚣张的沙尘暴,说不定也有采摘发菜的“功劳”。

  当然,聪明的人类永远能找到替代品。如今的发菜,更多是用羊栖菜代替,也有成本更高的,就是日料中的“水云”。很多人在日料的前菜当中,早已跟这“藻付”混个脸熟了,从冲绳到青森、石川,越往北越“壮实”,丝状体更粗、价格更高,吃起来也有股“上头”的爽脆。作为实打实的水中藻类,水云不止名字浪漫,味道也极具生命力,做成醋物之后,在夏天相当开胃。水云浸泡在调味汁里,发丝伸展,宛若回到水中,没有多余的矫饰,只有酸、爽、滑。柔顺地带出协调的快意,在蝉鸣的夏天,或是被一大波肉类主菜封住喉咙时,这样小小一碟,才是四両拨千斤的通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