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凶宅试睡员\蓬 山

2023-06-07 04:03: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凶宅,是个令人闻之色变的字眼。再华贵的大宅,首码一个“凶”字,价格也便“钱坠”不已。以至于催生了新的职业──凶宅试睡员。有内地法院在拍卖一所凶宅(房主因欠巨额债务而烧炭自杀)时,先聘请试睡员来直播试睡,来打消竞拍者的疑虑。

  白居易有首诗,题目即叫作《凶宅》。开篇便先点明:“长安多大宅,列在街西东。往往朱门内,房廊相对空。枭鸣松桂树,狐藏兰菊丛……人疑不敢买,日毁土木功。”这枭鸣狐藏的画风,是古代凶宅的标配。

  而后,白居易笔锋一转,来了一个终极拷问:“嗟嗟俗人心,甚矣其愚蒙。但恐灾将至,不思祸所从。”这也是人们对凶宅的普遍心理,往往只是害怕恐惧,却鲜有反思沦为凶宅的原因。在白居易看来,凶宅的旧主人,多为将相公卿,或骄奢隐逸,或仗势弄权,其败亡是必然的。“假使居吉土,孰能保其躬?”就算住在吉利的大宅里,同样难逃厄运。

  牛僧孺《玄怪录》里曾记载了一位韦生,“耳闻有凶宅,必往独宿之”,堪称凶宅试睡员鼻祖。当时长安有座著名的凶宅“马镇西宅”,曾是镇西节度使马璘的府第。韦生毫不畏惧,“饮酒且热,袒衣而寝”,夜半觉脚底有冰凉的一小儿。韦生一把抓住,原来是断了一足的铁鼎,便用衣带繫之于床脚。天亮后出示众人,并用铁杵打碎,扬长而去。

  白居易在《凶宅》诗结尾以国喻家:“周秦宅殽函,其宅非不同。一兴八百年,一死望夷宫。寄语家与国,人凶非宅凶。”周、秦都奠基同一片关中地区,然而一个国祚绵延,一个仅二世而亡。不同命运,关键还是人的因素。就像前述那个房主欠债自杀的凶宅,倘若后来者谨守本分,不堕贪欲,一切心安理得,何惧之有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