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小时投放破五千五百万元、上线八天收入一亿元……近来,被贴上“二○二三最盈利赛道”标签的微短剧行业不断传出“暴富神话”,成为内容产业最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通过手机屏幕精准传送给用户的这些短剧,每集只有一两分钟,付费观看全剧往往需要近百元。因其体量小、制作糙,生产周期也特别短。三天出一个剧本,一周内拍完,一月内上线,主打一个“迅雷不及掩耳”。
据说如今在横店,每天有上百个短剧剧组热火朝天地赶着工,以至于人们常常调侃横店已经变成“竖店”。《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闪婚后,傅先生马甲藏不住了》……从这些爆款剧目片名不难看出,短剧的题材不外乎霸道总裁爱上我、穿越古今之虐恋、原配小三“手撕”渣男等主题。在这当中,服化道不重要,演员名气不重要,起承转合更不重要,很多爆款剧充斥着“啪啪啪”男女主互扇耳光的声音,只为了以狗血情节和密集冲突不断击中观众的“爽感”。
令人担忧的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已不可避免地出现。统计显示,今年短剧的内地市场规模已达二百亿元,明年便有可能超过电影行业。事实上,已有不少影视界人士抵抗不了短剧“钱途”的诱惑,“横屏是理想,竖屏是生活”,道尽其中的无奈和酸涩。
好在,监管的警钟已然敲响。不久前曾吸金高达二千万的爆款短剧《黑莲花上位手册》因“渲染极端复仇、以暴制暴的不良价值观”被全网下架。而其背后操盘手咪蒙的身影也再度浮现。
当年以一篇篇《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这样的网文,咪蒙成为竖起利己主义、消费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几杆大旗的“毒鸡汤教主”。被封杀几年后卷土重来,依然高居行业“顶流”;在其团队操刀的爆款短剧中,依然离不开煽动对抗、擦边恶俗等熟悉的配方。拿捏住大众情绪开关的她,手持内容行业的“金币制造机”,收割着源源不断的流量。
没人承认喜欢咪蒙,但有人又爱看“咪蒙”。在流量面前,市场往往忽略了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所以,可悲的不是咪蒙又回来了,而是为何再次选中了咪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