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过眼录/“八○后”学者\刘 俊

2023-12-19 04:03: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文学界有了“五○后”、“六○后”、“七○后”乃至“八○后”等各种“后”的说法,表示的是出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和八十年代的不同“代际”作家。虽然我个人并不认同这种数字排名的“后”作家命名方式,但当陈公仲教授以这种方式来自称是“八○后学者”时,我倒是从他的这种别致用法中感受到了一种“创新”的锐气——“八○后”不再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指称,而是年已八十以后的自谓。

  陈公仲是中国大陆研究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先行者之一,早在一九八七年他就应邀出席了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国际会议并发表论文《海峡两岸当代文学的异同》,引起很大反响;一九八九年他和汪义生合着的《台湾新文学史初编》是中国大陆最早的台湾文学史著作之一。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不但主持召开了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而且还主编了《世界华文文学概要》以及五卷本的“世界著名华文女作家传”丛书,出版了《“万里长城”与“马其诺防线”之间的艰难突围》《离散与文学》《别样凝眸——欧洲华文文学研究》等专著,成为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

  如今陈公仲虽年近九十成为名副其实的“八○后”,却依然笔耕不辍接连出版了《八零后文存》和《八八文存》。在这两部书中,陈公仲延续了他一贯的既注重当下批评又具有文学史意识的研究特点,不但对戴小华、痖弦、曾晓文、张翎、王鼎钧、施玮、陈河、秋尘、黄宗之、周励、董晶等海外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而且还从文学史高度,对华文文学和新移民文学的发展历史及存在问题、欧洲华文文学新景观、纽约及洛杉矶华文作家团体的总体成就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宏观多维的阐释。这些研究成果的敏锐度和当下性,使得“八○后学者”陈公仲显示出了一种充沛的活力──而“活力”,就该是“八○后”真正的意义所在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