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直击人心的声音\胡一峰

2024-03-06 04:03: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这几年,文化生活愈发强调“沉浸感”。沉浸式观展,沉浸式看戏,沉浸式旅游,还有沉浸式“开箱”。在“沉浸感”的营造中,声音起到很大作用。如果没有听觉的加入,视觉上再是天花乱坠,也无法造成沉浸感。

  古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这个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眼见未必为实。而耳听,其实从来不虚。我们提到现场时,总爱说“目击”,却很少说“耳击”。其实,声音是具“击”的功能的,只是击的对象,不仅是耳,更是人心。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末两句为“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晨钟本负有敲碎沉梦的责任,寺中的钟声自然更加清亮惊人,无怪乎发人深省。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记记,敲得离人难入眠。蒋捷《虞美人.听雨》,写尽少年中年暮年的雨声,则是在一种独特的沉浸感中体会人生百味。

  和众多古城一样,北京是有钟楼鼓楼的,不过已成摆设,钟声是听不见了。我儿时住南方老家的平房,乡人天明即起,无需鐘催。雨水的声音,倒是听得很多。细雨是无声的,但在屋檐上攒多了,落在地面上却要作响。而檐下的地面,照例铺上一层红砖,年头长了被打得坑坑洼洼。有些雨水掉在小坑里,有些打在砖面上,便有了不同的音响效果。有时下“长寿雨”,那更是滴滴答答个不停。大雨暴雨一来,水滴就不驯服了,挟在风里呼啸作势,打在墙上、窗上,劈啪乱响。到北方后,雨声听得少了,偶然来时,要么下不长,懒洋洋啪啪几下作罢,要么急哄哄,倒豆子般一气儿结束,都不耐听;加之住楼房,雨点奏鸣曲很难传进屋内。风声却听得多了,特别是冬天窜进楼道里的风,千转百回,怪叫连连,真如夺门而出的妖怪,叫人不寒而栗。风声、雨声里的沉浸感,常会勾起百般情绪来,思乡的,悲怆的,惊畏的,奋起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