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古文日常/努力上班去\米哈

2024-03-08 04:03: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多劳多得的现代化城市,试问有哪个人不用准时上班,又要加班呢?无论是你,是我,是老板,还是员工,按时工作、超时劳动,仿佛都是常态,但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有说,从前大家生活在农业社会,自食其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准时上班的概念没有这么严谨,而假期的考虑也不是每星期多少日,而是按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定,直至工业革命的来临,时薪制成为了工作制式,时钟、更表、打卡便变得至关重要。

  到了十九和二十世纪之交,社会学家麦斯.韦伯(Max Weber)又说,人们资本主义式地努力工作,源于基督新教让人神圣化了工作的职责,并以反享乐主义,甚至清教主义的形式累积资本。喀尔文主义者(Calvinist)更相信,人们只有努力工作和专心劳动才能得到救赎。

  但,我对于以上说法的准确程度,还是有点疑问,这样的怀疑可以先从“上班”一词说起。所谓“班”,起初的意思是排列,上班是指古人上朝,排成不同队列,分成文班、武班。那么,古人的上班时间又是怎样的呢?

  古人上班时间,想来是各朝不同。《诗经.鸡鸣》说到周朝的官员,“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即在公鸡打鸣时,他们已经到达朝堂上站好;后来,到了明朝,《官箴集要》写道,官吏衙役“每日侵晨于上画卯,至暮画酉”,即打卡也,而卯时是早上五至七时,酉时是晚上五至七时,可想而知,他们大概也要一天工作十二小时。

  所以,“努力上班”的概念,确实早早出现了,这或许是跨文化、跨信仰的文明现象。在此,我想起了宋朝欧阳修在《集禧谢雨》一诗写道:“十里长街五鼓催,泥深雨急马行迟。卧听竹屋萧萧响,却忆滁州睡足时。”也就是说,当他踩着泥泞冒雨上班之时,不由得怀念那可以睡到自然醒的日子。

  “努力上班,又想爬回床上”,大概也是跨文化、跨信仰的文明现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