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古文日常/孔德版本的浩然之气\米哈

2024-03-18 04:03: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有天,公孙丑问老师孟子,说:“老师,你的专长是在哪一方面呢?”孟子回答:“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知言,则辨析言辞,但什么是“浩然之气”呢?

  公孙丑也不明白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续说:“这实在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清楚。这股极为浩大、刚强的气,是长期累积正义而产生的,必须用正义与道德相互配合,使这股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这可不是偶而躬行正义之事就能够得到的,而是时时刻刻都要把正义牢记于心,并且不可用不适当的方式来助长它。”

  接着,公孙丑也是不太明白,孟子便继续说“拔苗助长”的故事,乃后话。孟子先说自己“知言”却又“难言”,说不清楚什么是“浩然之气”,这是相当有趣的铺排,也引来了后世读书人与学者的种种解释。我没有要在此评论这些解释,只是刚好想到一个联想,想跟大家分享。

  话说,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兼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Auguste Comte)提出了“利他主义”(altruism)一词,认为人必须有意识的坚定心志,并以此战胜内心的自私与利己。

  孔德相信,“只爱自己”的利己主义始终会陷入“无法控制的兴奋”,当人的利己欲望越挖越深,而欲望又是无止境的,那人类社会终究不会得到幸福与快乐。因此,人应该克服天生的利己,以意志和训练培养利他精神。

  但,这样违反本能的操作是可行的吗?孔德认为,利他也是人性本能的一部分。人,既是个体,又是群居的社会动物,所以人性本来就包涵“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两者,而这也是内心挣扎的起因:当“我”遇上“我们”……

  孟子所言“以直养而无害”,固然是说我们要刻意地去培养这个精神,而他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这“义与道”岂不是有关集体的连结与思考吗?一股从心而发又关顾到他人的集体利他精神,或许真的是“浩然之气”之一种表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