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老师的外号\蓬 山

2024-03-19 04:03: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前不久,湖南湘潭一小学教师杨某因打骂侮辱学生被停职。其语言之恶毒、动作之野蛮,让人看到“气得发抖”。网民奉送了杨某“灭绝师太”的外号。而有自称当过杨某学生的网民爆料,现实中也确曾有同学叫杨某“灭绝师太”,并感慨痛苦往事不堪回首。

  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视剧《倚天屠龙记》播出时,笔者还读初中。当时化学课的女老师,亦是动不动即爆粗口。班上一位同学家里开小卖部,据说与化学老师的亲戚是竞争对手,所以更吃尽苦头。同学们敢怒不敢言,私下唾骂该老师是“灭绝师太”。

  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灿烂千阳》里,有位老师被学生背地里叫作“画家阿姨”。因为她“打学生耳光的方式──先是手掌,接着是手背,来回地甩,就像画家用笔一样。”这个外号颇诙谐,是学生们苦中作乐。其实这种童年阴影和创伤记忆,对学生的成长影响之坏,毋庸赘言,不堪重压而轻生的惨剧亦不鲜见。

  中国以前好些“严师”可以说是“藤野先生”,当然并非在仙台教鲁迅医学的那位,而是因为这种人总喜欢用藤条来粗野地打学生手心。也有用竹板戒尺的,将小学童们的手打得通红,谓之“笋烧肉”。邹韬奋曾回忆读书时受体罚:“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

  “严师出高徒。”这句话并没错。但不能忽视的前提是,这类严师,首先都是严于律己,自身的知识、能力、修养、德行都很过硬,有了令人信服的资本,才可以通过严格的教育来激励学生成长。并且,“严格”可以是高标准、高强度的学习要求,而决不能与严苛严酷的惩罚画等号。“画家老师”和“灭绝师太”,只能是学生们的“魇师”,梦魇的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