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 色/竹蔗茅根水\判 答

2024-03-20 04:03: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汤水的历史其实比“菜”还要悠久。想来也是,比起下锅爆炒、颠勺过油,只置于火上静静熬煮,确实更符合饮食发展的逻辑。古书上也有记载,汤羹在商周时期就已成熟,时常被端到桌上,末了还能收获一波“君子自修、静观其变”的夸赞,大概能算作用食物来修身养性的最初雏形了。

  把汤做到极致,粤港地区自然最有发言权。所有的食材和药材到了这,都能化为勺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华,每一碗都有过人之处。有人唯爱荤中提鲜的浓郁复合,而我最喜清淡素雅的小甜水,竹蔗茅根是来港后的第一味清凉,此后依赖惦念,竟然从没厌倦。究其原因,也许是春天的爽快正逢其时,也许是汤水变成了糖水,在人均苦后回甘的凉茶舖里,成了鹤立鸡群的存在。

  跟众多制作工序复杂、动辄数小时的“修炼”比,竹蔗茅根水是最简单便捷的一种了。只要手头有甘蔗、茅根、马蹄和胡萝卜,码足四样就能开动,无论居家待客都毫无负担。竹蔗茅根的好喝,是轻巧自然的,既不故作姿态,也没刻意放低身段,借着广东人对甜的偏爱,让岭南的甘蔗大放异彩。这一锅里没有冲撞,汤中几味全是甜,连茅根都是药材中挑大梁的甘润,细心的本地人在用糖比例上堪比精密仪器,糖分太重会挂住嗓,太淡又缺少滋味,只有配比刚好,滋味才能沁人心田。食材交融叠加,仍旧不燥不进,一碗下肚,腑胃都似开辟了新道,当之无愧的降火平躁,冲淡纷扰。

  我不是文人雅士,没探究到汤羹中更深一层的底蕴,也跟食疗专家们相去甚远,只知奔赴,不知“进补”。好在汤水的妙各人心中都有计数,于我,它是旧街巷里留住脚步的一盏灯,也是人生百态下冷暖自知的一条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