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樸散为器/朱自清同题“打擂”\冯爱枝

2024-04-03 04:03: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烟花三月,趁调休慕名去了一次扬州,顺带到南京游了秦淮河。傍晚行走在河岸边,看着“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自然地想起朱自清,这位现代散文名家与扬州、南京都颇有交集,扬州是他从小随父定居之地,南京则有《背影》中的送别地浦口火车站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相比朱自清一篇篇美文给人留下的清新文雅的印象,我比较钟意他的“血性”。对于作家,写同题作文犹如拿同一兵器比武,不是把人比下去就是被人暴揍。翻阅近现代文学名篇,朱自清是敢写同题作文最多的作家之一。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就是著名的同题佳作。一九二三年八月,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以此为共同题目,各作散文一篇。俞平伯以情思为主线,文白交融,写的是古典韵味的抒情美文;朱自清以游踪为主线,夹叙夹议,写的是具有现代特色的游记散文。两篇同题散文同时发表于同一家杂志上,成为文学史上一段佳话。

  除了与俞平伯写同题作文,朱自清也曾和丰子恺写过同一题目。他们曾在浙江春晖中学共事,交往甚密,一九二八年十月的《小说月报》,在“儿女”的大标题下,同时刊载了两人的文章,虽然都表现了舐犊之情,毕竟儿女不同,两位父亲也是心绪迥异,行文上一篇妙在美,大而空灵,一篇贵在真,小而实在。九十多年过去,两篇文章今天还常被拿来对比。

  在身后,朱自清也要面临同行“打擂”。《背影》是历久传诵的名作,后辈作家不敢轻易使用这一篇名。一九七九年,作家三毛的丈夫荷西去世,在去墓地的路上,她看到踽踽独行的母亲腋下紧紧夹着皮包,双手各提了两个很大的重沉沉的口袋,“那些东西是那么重,使得母亲快蹲下去了般地弯着小腿在慢慢一步又一步地拖着。”三毛《背影》中的这一情境,与朱自清《背影》里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替他买橘子的情形极相似,可以说既是同题佳作,也是致敬前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