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湾区听雨/跨境支付“easy”\黎 园

2024-04-04 04:03: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部手机走天下”。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世界第一,给民众生活带来很大便利。但是对于习惯于银行卡和现金支付的境外人士来说,有时就会遇到移动支付方面的不便,如今这个问题正逐步化解,跨境支付变得“easy”。

  前几天,一位香港朋友为感谢我之前对他在大湾区一项交流活动的支持,专门约在深圳福田一酒楼请我吃饭,买单时,他专门把手机里面的移动支付页面向我展示了一下,还特别兴奋地告诉我,已经用手机支付一年多了,感觉特别方便。

  港人北上持续火爆,跨境移动支付见证了港人的消费能力和大湾区互联互通的深度与广度。一组统计数据比较令人兴奋,过去一年港人在深圳移动支付达八十五亿元人民币。今年复活节假期首日,微信香港钱包(WeChat Pay HK)交易笔数比去年同期增长十四倍,交易金额则增长八倍。港币钱包可用于内地所有城市数千万商户,覆盖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深圳很多商家为吸引港客,都接入了港版支付宝,港人过来不需要现金换汇,也不需要排队付钱,特别便利。深圳还专门针对港人推出了数字人民币红包,方便在当地消费。

  港人在大湾区移动支付的经验为外国人在中国的消费支付提供了借鉴。为实现“老外”来华支付“不见外”,今年以来各地正密锣紧鼓地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四月一日,“国际支付季”在深圳启动,推出四项优化措施和便利外籍人士支付成果,包括微信支付优化跨境体验、现金零钱包标准化、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创新、便利支付示范商圈建设推进。外籍人士使用国际卡绑定微信支付时,仅需提交简单信息,可在一定额度内先行消费。外籍来华人员偏好使用现金的支付习惯,也有针对办法,金融机构推出了“零钱包”兑换服务,这些服务覆盖口岸、机场等交通枢纽和各个银行网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