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过眼录/寻觅美的路\刘 俊

2024-04-16 04:03: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北京大学中文系孙玉石教授以研究鲁迅和现代诗歌著称,他的《<野草>研究》、《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和实践》和《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已成为学界的重要收获。从孙玉石的研究领域不难看出,“诗”(包括鲁迅的散文诗)是他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主要“根据地”,他的代表性成果都是从“诗”中生发出来的。

  除了研究诗,孙玉石也写诗。“我爱听也爱唱美丽的歌曲/从前我却久久地吹着别人的芦笛/是时候了,现在我已经长大/我该把自己的号角含在嘴里……”这首《是时候了》是他的早年创作,诗中对美的沉迷和自我的觉醒,体现了一个爱美灵魂的主体追寻──这种追寻即便是到了中年以后也没有停止:“雨后的彩虹是一弯最美的沉默/无言的欢乐唱出了无声的寻觅”。

  如果我们宽泛地理解“诗”,那孙玉石众多研究诗歌的学术著作,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视为他的“诗作”:对鲁迅《野草》的美学分析,洋溢着的是他那体察入微的“诗”情;对象征派诗歌的条分缕析,体现的是他那开放宏阔的“诗”心;而解诗学理论的提出,则以具体的“诗”意把握为前提……在孙玉石的学术文字中,你总是能感受到丰沛的“诗”味扑面而来──或许,借助“诗”来寻觅“美”,不但是孙玉石一贯的自觉追求,也是他文字世界完整的“风格”体现。

  在散文《寻觅美的小路》中,孙玉石深情地写到:“北大是一座花园。一座展示自然美的花园,一座铸造人类灵魂美的花园!这花园的小路上,有多少美的探索者和寻觅者的足迹。我爱这花园的美,我更爱这印满了足迹的美的小路”。在北大燕园未名湖畔的这条小路上,孙玉石“常与小路作默契的谈心”,回忆何其芳、朱光潜、宗白华、冯至等一代大师的“美学散步”──其实,行进在花园小路上的他自己,不也是这“诗”与“美”小路的一部分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