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樸散为器/鲁迅被“带货”\冯爱枝

2024-05-01 04:03: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周世界读书日之际,内地一家茶饮店与出版社搞联名活动,推出一款印有鲁迅手捧奶茶肖像的名叫“烟腔乌龙”的奶茶。由于产品宣传标语是“老烟腔,新青年”,容易让人联想到上海话中的“老烟枪”(烟瘾大的人),活动被指对鲁迅不尊重,相关周边目前也已下架。

  根据学界梳理和研究,因为鲁迅这个“超级IP”的巨大流量,他被拉来做广告“带货”早已有之。

  一九二六年,鲁迅离开北京南下到厦门大学去教书,当得知鲁迅确定前来任教后,“周树人”的名字就常常出现在与学校有关的报道中作为宣传亮点。不过,鲁迅只在厦大待了四个月就辞了职,在他“百无可为,溜之大吉”的时候,学生向他诉苦是看了鲁迅任教的消息才来的,这让鲁迅非常愧疚,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几回广告(却并不是我登的)将他们从别的学校里骗来,而结果是自己倒跑掉了,真是万分抱歉。”

  次年初,岭南大学一位职员收集了有关鲁迅的报道和他的几篇文字编成《鲁迅在广东》一书出版,广告上将署名直接写成“鲁迅著”,好些人向鲁迅来要书,鲁迅对该书却“一向不知道”。民国时期上海光华书局曾印行《高尔基文集》,为增加销量,也是将这本并非鲁迅所译的文集乱登广告,肆意署名“鲁迅编”。

  对于被“带货”,鲁迅自拟过广告以正视听,也专门写过文章和“启事”予以揭露,更多时候只是通过书信向亲友发发牢骚便作罢。今次网络上虽充溢质疑茶饮店做法不当的声音,但也有部分消费者认为,鲁迅一向喜欢有想法的年轻人,他要是知道当代年轻人给他出“表情包”,用他的形象代言奶茶,或许有另一种想法。

  电视剧《楼外楼》中有一个“名场面”:军官要抓鲁迅,他拿过拘捕令一看,嘿嘿一笑说“这上面写的是周树人。你们抓周树人,和我鲁迅有什么关系?”笔者设想,如果鲁迅先生在世,会不会再幽默一下:“上面写的是‘老烟腔’,和我鲁迅有什么关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