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清风明月价几何\蓬 山

2024-06-14 04:03: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清风与明月是不可分离的。没有清风的徐徐吹拂,明月就太孤寂,甚至有点木讷,不够清透。没有明月,清风则无所适从般流浪,而注入了月光的风,便有了能洗涤眼睛、穿透心房的魔力。所以,诗人们都达成了高度的默契,有清风便有明月,有明月就有清风,不忍将它们分开。就连我等普通人,提笔之际,往往也有清风明月一瓢饮的“肌肉记忆”。

  苏东坡总结得最好:“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辛弃疾便取用了一把:“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信笔一抹,清新的乡村夏夜气息,便扑面而来。

  既然“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经济学成本上来说,清风明月一钱不值;但从审美品味和情感治癒上,却又是无价之宝。梭罗在《瓦尔登湖》说,要享受悠閒的生活,所费是不多的。清风明月堪称最好的例证,是诗意生活的刚需。

  诗人们偏偏又喜欢给清风明月论论价。如果将他们穿越时空,拉进一个聊天群组,画风大概就是这样的──李白酒酣之际便恣肆呼喊:“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画船听雨奈无眠”的贺铸,默默点赞:“清风明月休论价,卖与愁人直几钱。”欧阳修在苏舜钦花了四万钱买地后建的沧浪亭里,陶陶然于莹淨澄澈的夜色:“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无论心情是惬意,还是孤单,清风明月最突出的质感,就是那种无拘无束的流淌。黄庭坚:“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杨万里:“清风明月无拘管,与子分张更一年。”友人共享,清风明月丝毫不会因此减少,反而更加弥漫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