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过眼录/“閒”而不閒\刘 俊

2024-06-18 04:03: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美国华人作家朱小棣似乎对“閒”字情有独钟:他的几本散文集都用“閒”来命名:《閒书閒话》《地老天荒读书閒》《閒读近乎勇》《等閒识得书几卷》《域外閒读》《閒书閒记》。一个“閒”字,几乎成了朱小棣散文世界的核心和灵魂。

  “閒”可以是一种时间上的宽裕,也可以是一种心境上的悠然;可以是一种状态上的空置,也可以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在朱小棣的散文中,常见的是心境悠然和精神放松,不过那不是朱小棣要在散文世界中表达的终点──他的书写终点是要以心境悠然和精神放松为底子,展示他的阅读感受和人生体悟。

  以“读閒书、閒读书、读书閒”为理想,朱小棣常能在“三閒”状态下从书中读出别样的意味/趣味:对于张爱玲,朱小棣閒閒地发现了她“能够犯忌而不失众爱”的魅力;对于王安忆,朱小棣从容地看出了她笔下的上海“根本不是过去的,而反倒是未来的”气质;对于虹影,朱小棣欢笑地看出了她善于从奇思妙想的问题中演绎出小说,至于从《盛成回忆录》中发现了历史传奇、从《五十年代的尘埃》中看到了历史碎片,从木心的文字中打捞出他和时代“玩”得接近、“玩”得时髦并“玩”得超前的“本质”,无不和朱小棣的“閒”情“逸”致有关──只有在不带功利性的阅读中,才能发现这些作家的独特之处吧?

  然而朱小棣的“閒”又是“不閒”,因为他的“读閒书、閒读书、读书閒”不是真的为了“休闲”和追求“閒适”,而是在以“閒”的姿态和方式,抒发他“不閒”的感慨和心境──所以他才会在众多篇章中,对历史进行沉思,对社会进行反思,对人生进行省思。当他在自己的散文中向鲁迅表达敬意、还原长征前辈的革命经历、呈现他对北大现状的认知以及展示他对《农民日记》的关注时,一个不那么“閒”的读书/写书的朱小棣,就从书中隐隐向我们走来。

  一个在“红屋”中生活过三十年的革命后代,“閒”谈何容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