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 色/马尔贝克使者\判 答

2024-06-19 04:03: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提起阿根廷,多数人会马上想到喷香浓郁的牛肉和热血沸腾的足球,可如果把范围只缩小到葡萄酒的世界,那答案就必然只有一个──马尔贝克。这个名字响亮到可以称之为阿根廷红酒代言,全球近百分之八十的马尔贝克都产于此。明明是源于法国的葡萄品种,也曾默默无闻、鬱鬱不得志百馀年,直到阿根廷慧眼识金,才终于翻身逆袭,犹如拿到了爽文主角的剧本,一跃而起、所向披靡。

  说起马尔贝克这个葡萄品种,即便是“不受待见”的当年,也娇贵得很。皮薄色黑,需要极长时间的日照才能完全熟成,并且对风土挑剔,一不留神就会“全员罢工”,让酒农们白忙一场。造化弄人,一场根瘤蚜虫灾害,让它在法国几乎绝迹,幸亏在阿根廷复种,才重新迎来了春天。现在去看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明星”,很难想像它一路走来都跌跌撞撞,几次濒临绝境,才涅槃重生。

  如今的阿根廷,门多萨是种植马尔贝克最广泛的明星产区。在安第斯山的庇佑下,天然的高海拔、强日照、凉爽气候和强劲风力都成为独一无二的理想环境,让这只葡萄放慢成熟脚步,发挥出了更大潜力。也因为体质独特,它刚好能精准表达出不同风土的特色,比如在法国,马尔贝克的皮革味明显,还会带有高酸度和香料味;但在将它发扬光大的阿根廷,却是另外一种奔放的花果香,单宁扎实但不咬舌,有浓郁的李子、黑莓、樱桃味,随着陈年,还会增加出一股可可和烟草香。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爱阿根廷的马尔贝克,甚至把每年四月十七日定为世界马尔贝克日。果然命运都有最好的安排,也可以说,如果它们没有改变命运轨迹,一直留在法国的话,大概也就不会有今时今日的名满天下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