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过眼录/并不“灰色”的理论\刘 俊

2024-06-25 04:03: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歌德在《浮士德》中写到的这句话,常被用来说明理论的呆板和乏味:在生命的勃勃生机和变化万端面前,理论的抽象性确实显得有点灰头土脸──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我最近读到一本法国理论家利奥塔尔(Jean-Francois Lyotard)写的《后现代状态》,就觉得理论并不“灰色”,而是很有活力。

  在书中,利奥塔尔开宗明义告诉读者“此书的研究对象是最发达社会中的知识状态”,他用“后现代”来“命名这种状态”。在利奥塔尔看来,随着后现代时代的到来,知识的两个主要功能── 研究与传递──受到影响,“研究”功能的理论范式来自控制论,而“传递”功能则由于“信息机器的增多”而影响了知识的传播。在此情形下,知识开始带有“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与商品的关系”所具有的“价值形式”,知识“不再以自身为目的”,而是为了“交换”。

  作为“首要生产力”的知识,其商品化在信息社会/后现代社会中显得尤其重要,因为知识具有“信息商品形式”,它将为“工业和商业战略”开拓新的领域,在此情境下,知识被投入“流通网络”,像货币一样成为“用于支付的知识”和“用于投资的知识”,即“一方面是为了维持日常生活而用于交换的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优化程序性能而用于信贷的知识”。

  知识的商品化属性应该不是在“后现代”时代才出现的,但利奥塔尔发现了知识在“后现代”“语境”下其商品化和唯利化属性,会对此前的“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模式形成冲击,这种冲击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知识的商品化”和“交流的透明性”一同出现,并最终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是商业行为,美国政府已无法对它具有绝对的约束力。

  对后现代社会中知识的商业化属性论述只是《后现代状态》中的一个方面,通过这个方面,已让我觉得利奥塔尔的这个理论并不“灰色”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