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郑家大屋,又沿街前行,首先参观了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的“圣老楞佐堂”。米黄色的主体建筑矗立在高台上,两侧分别为时钟楼和铜钟楼。旁边还有花园,种着高大的芒果树,金黄果实已成熟。礼拜堂布局为十字形,主祭坛在前,左右分别有小祭坛。走进去,梁柱高大,吊灯华美。没到礼拜时间,里面静悄悄的,一位金发女子在左侧小祭坛边祷告。看布告,教会提供英语、葡萄牙语、越南语、普通话、粤语弥撒,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名号更响亮的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即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址,原来的大教堂早被几次大火焚毁。牌坊为巴洛克建筑,由花岗石建成,宽二十三米,高二十五点五米,上下五层,蔚为壮观。不过游客实在太多。我远远看了一眼,拍了几张照片,就折向右手边的大炮台公园。走到半山回头再看,舞狮团在牌坊前高台上表演,锣鼓号角喧天,游人密密麻麻。听说夜晚来看,灯火通明的大三巴更漂亮。
大炮台公园就清静多了。公园建在小山岗的平台上,围着古城墙。这里陈列的二十二尊大炮都是十九世纪在英国铸造的。从墙垛往外看,澳门著名娱乐场所如葡京、巴黎人、伦敦人、威尼斯人等金碧辉煌,历历在目,此地视野应该不逊于澳门塔。平台上还有澳门博物馆,周边水池、绿树环绕,有香港中文大学景观“水天一色”的味道。
另外还游览了渔人码头。和历史街区不同,这里都是仿古、仿洋建筑,提供娱乐、购物场所。适逢国际美食嘉年华开幕,新搭了不少餐饮小摊。两处风格不同,但都有存在的道理,游客各取所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