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句话:“成年人的顶级自律:苦事不说,喜事不扬,閒事不管。”深以为然。
“苦事不说”,是不轻易抱怨。成年人各有各的苦,不轻易将自己的烦恼扩大成为他人的烦恼,毕竟当你没有能力解决眼前困难的时候,周边的人也不一定有能力去解决;而当一些人抱怨的时候,他们所真正需要的也不一定是解决方式,而可能只是共情,是“同仇敌忾”。
“喜事不扬”,是谦逊、低调与克制。毕竟一个人眼中的分享,在其他人眼中可能就是炫耀和攀比,从而引来不必要的嫉妒和不满。现在回想一下,你曾经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成千上万张亲朋好友去旅行的照片,你还记得哪张?作为看客时,你看完就忘,作为亲历者时,又为何要花那么多时间凹造型摆姿势修照片呢?如旅行般的赏心乐事,相比起拍照与人分享,不如留出更多时间自己感受当下。
相比起“苦事不说”和“喜事不扬”,“閒事不管”则可能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属于自己的“可支配时间”越来越稀少,越来越宝贵。工作之中远离无意义的干扰,工作之外拒绝无意义的社交,为自己筛选出真正重要的事项,是对时间与生命的尊重。
再回头审视这“三不”:苦事不说,喜事不扬,閒事不管,会发现“成年人自律”虽然尚且达不到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度,但在精神内核上却有些许共通之处:是对外的抽离以及对内的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