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普通读者/跟镜子中的自己击掌\米 哈

2024-09-02 05:02: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每天早上,你是否有对着镜子自怨自艾?或者,你是否曾经埋怨镜中的自己不够聪明、勤奋?《调校心态》(The High 5 Habit)的作者梅尔.罗宾斯(Mel Robbins),跟我们也一样,也曾经站在镜子前批评自己。她一一挑剔自己的下巴、脖子、肚子,直到将所有的自信打击殆尽,直至有一天……

  有天,罗宾斯做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她举起手,伸开五指,轻轻地与镜子中的自己“击掌”。这动作看似滑稽,却为她带来了莫大的鼓励和支持。从此,击掌动作成为她每天早上的习惯,尤其当她感到压力重重、对自己不满意时,她就会对着镜中自己击掌,作为自我支持的行为。

  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行为太玄妙,甚至有些神化,但事实上,击掌打气的行为背后有着一定的科学根据。罗宾斯提到了一项科学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在完成某项任务后受到击掌鼓励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的表现更有信心,并且更加愿意继续努力。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小学生分为三组,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激励。一组学生因其智慧或天赋受到赞扬,另一组则因努力而受到赞美,而第三组则以击掌的方式受到激励。结果显示,那些以击掌方式受到激励的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最满意,并且在完成任务时保持了最大的动力。

  这样的效果,不仅适用于自我与他人的互动,也适用于自我激励。根据“神经体操”(neurobics)的研究发现,当我们将一个熟悉的动作(如刷牙)与一个新颖的动作(如击掌)结合起来时,我们的大脑会处于一个高度活跃的状态,更容易形成新的神经连结。换言之,当我们在镜子前对自己击掌,大脑会注意到这新奇的行为,并加强与这行为相关的积极情绪。

  在此,我们更加明白《调校心态》一书的关键:跟自己击掌,根本不是重点(当击掌有天变得像刷牙一般寻常,它也会失效),重点在于我们应不断寻找新的动作、仪式、方法去激励自己、支持自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