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爆款短剧之风捲至银发赛道,不少以老年人情感需求为切入口的微短剧作品倍受追捧,不久前开播的《闪婚老伴是豪门》,上线后的话题总量高达数十亿。
当前,六十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内地,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但针对这一庞大群体的文化服务和文艺作品,却长期处于匮乏状态。短剧行业盯上中老年内容消费这块蛋糕,也是缘于对新市场蓝海的敏锐嗅觉,原本不是一件坏事。
但从目前来看,银发短剧在内容创作上依旧相对粗糙,大多围绕“婆媳矛盾、儿女不孝、失散认亲、老年霸总再婚”等主题展开,先以“虐心狗血”的剧情赚取一波眼泪,再用跌宕反转的情节来实现“爽感”宣泄。部分微短剧为了追求流量,更不惜炮制低俗猎奇情节,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宣扬封建迷信思想,成为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污染源”。
值得注意的是,这波银发短剧热潮背后还暗流涌动、乱象丛生,部分视频平台利用老年人网络支付辨别能力弱的特点,诱导其进行不必要的消费,还有的通过低价诱饵、默认续费等手段,侵害老年消费者的权益。
事实上,老年人网瘾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个情感缺失、生活空虚、乏人关心的中老年群体。在家庭结构日渐小型化的今天,很多老年人面临着空巢现象,他们渴望获得更多温情与欢乐,体验更多团圆与幸福,以此来缓解内心的孤独寂寞。土味短剧中充斥着华丽的爱情故事和夺目的命运转折,花甲之年的大叔也能叱咤风云,平平无奇的大妈也能得到偏爱,这些脱离现实的“甜蜜泡沫”,自然成了他们“慌不择路”的情感慰借。
短剧带来的往往是短暂的多巴胺分泌,如何直面“银发一族”的痛点与诉求,给予他们更多陪伴和关怀,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是子女和社会当下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