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文艺中年/《破‧地狱》\轻 羽

2024-11-13 05:02: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西方流行小说《星期二的最后14堂课》的主人翁莫里教授说:“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但是没有人愿意谈论它。”对于死亡的忌讳似乎是人之常情。如何从死看生?是近年有关“生命教育”的主要课题。港产电影《破.地狱》以香港人熟悉的传统殡葬仪式为主题,先令观众感受亲切,故事贯以家庭伦理和产业传承的议题,亦让观众产生更多连系。

  电影《破.地狱》以香港殡葬行业为故事背景,说穿了就是以“外行人”的视点,引领观众进入具神秘色彩的传统领域,反映香港社会在疫情之后的环境转变。魏道生原本是中产阶层的婚礼策划师,疫情时期失去工作并负债累累,为了寻找生计,毅然转行而成为殡仪服务销售,俗称“丧礼行街”。作为一个“外行人”,道生并不了解本地殡葬业的传统,更不理解客人,即是丧亲家属的心态。道生初期处处碰壁,直到与前辈喃呒师傅文哥结缘,道生学会如何“以生者为大”。

  电影亦是一个老掉大牙的亲情和解故事。传统仪式“破地狱”传男不传女,因此令文哥与儿子志斌和女儿文玥之间产生嫌隙。直到最后,一场死亡法事让逝者与在生之人得到和解,观众亦从中得以释怀。

  《破.地狱》的剧本平实而细腻,当中以个别小故事交代道生从不同苦主的个案,学懂如何关怀在世之人的感受,让观众一同理解活着的意义。该电影原本属于沉重抑郁的风格,但是两位以往普遍被观众认为演喜剧为主的演员担演角色,令电影发挥了奇妙的化学作用。

  许冠文与黄子华分别饰演文哥和道生,为严肃的主题赋予轻描淡写的人生幽默感。尤其是许冠文,除了故事末段的画外音独白,他在整出电影没有很多长台词,但是一言一语之间,流露轻蔑和忽视的眼神,展示不屑和质疑的表情,令角色更加生动地呈现观众眼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