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 色/浅谈“风土”\判 答

2024-11-21 05:02: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葡萄酒老饕口中,“风土”(法文Terroir)这个词出场率极高,却时常让人摸不着头脑,听起来显得既云里雾里,又不接地气。曾经笔者也被同样的困惑纠缠很久,直到接受专业培训,从认知到体验全方位打开,才蓦然惊觉风土的重要,能作为酒评家眼中的决胜项,不是没有来由。

  同一种葡萄,在不同国家、地区生产的酒里,会呈现出完全相左的味道;“平民酒”霞多丽、梅洛能用不足百元拿回家,也可以在勃艮第、波尔多成为金字塔尖代表。种种这些,底层逻辑都离不开“风土”。Terroir一词是由法国酿酒师所创,指不同酒体现的“地域感”,也就是你通过品酒,能完整感受出背后的土壤、气候、地形等多个因素。成功的酒是当地风土的完美载体,也最让人自豪。比如赤霞珠在砾石中扎根最深,产出的酒味道也浓郁宏大,随着土壤中黏土含量升高,酒体减轻,也带有更多草本芳香感。在北半球多数地方,同样的地块,特级园会建在朝南陡坡的中间地带,接收最多阳光、热量,还能避免春季霜冻。

  能把风土做到极致的,当属法国勃艮第。这里的酒不仅被称为瓶中“风土”,也是让学酒人最头疼的“超难题”。绵延三百六十多公里的种植区,分布着一千两百种微气候,两亿年前热带海洋沉积形成地层断裂移动,形成错综复杂的地质。而勃艮第酒又是由百分之百黑皮诺构成,意味着酿酒师无法通过混酿来影响酸度、单宁,可以说一瓶之中,浓缩的都是真本领。优秀的勃艮第是优雅和复杂的结合体,单宁细腻,果香充沛,同时三级香气徐徐展开,会有种巧克力抚过舌尖的错觉。难怪一位葡萄酒作家曾说,封在勃艮第酒瓶里的,还有两千年来的历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