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童眼观世/何处“打蛇饼”\梁 戴

2025-01-23 05:02: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位从外地来港工作的朋友,提了个有趣的问题:为何港式粤语中,有哪么多含蛇字的俚语?这些与蛇相关的俚语,通常并非谈论蛇,而是形容人,如“大懒蛇”、“软皮蛇”、“两头蛇”、“地头蛇”等等。

  在粤语口语中,“蛇”确是一个高频字,市民习以为常,脱口而出。比如新春期间,很多游乐旺地轮候者众,人们会说人多“打蛇饼”;又比如长假后首日返工,打工仔略显疲态,主管会坐镇办公室,看谁还敢“蛇王”。

  粤语“打蛇饼”通常形容很多人排队,人龙盘曲回旋,如同盘起的长蛇一般。因为蛇在静止不动之时,往往将身体盘成一圈圈,环绕蛇头,望之如一圆饼。“打蛇饼”不仅活跃在口语,且常见于报端,如“春节将至,银行打蛇饼换新钞”,“重阳假港人玩到尽,罗湖‘打蛇饼’”等,这些俯拾即是的报章标题,说明“打蛇饼”三字简明易懂,形象生动,上得了台面。

  “蛇王”作为名词,在香港可以指捉蛇之人,也可指售卖蛇羹的店舖。冬眠的蛇,大部分时间都将身体圈成一团,予人懒惰之印象,故“蛇王”也常用来代指那些躲懒之人,或泛指躲赖之行为。而方便人们“蛇王”的隐蔽场所,则被引申为“蛇窦”。

  在中国古老传说中,“人蛇”是半人半蛇的“异蛇”或者妖怪,而在现代粤语中,“人蛇”特指偷渡客,安排偷渡之人是“蛇头”,负责走私的是“人蛇集团”,而将人藏身于货车暗格偷渡来港的做法,又被称为“屈蛇”,“屈蛇”一词亦包含空间挤迫之意。

  常看港产警匪片的观众,对“放蛇”二字并不陌生。昔日捕蛇者,在抓蛇前会放出自己养熟的蛇,让牠来引蛇出洞。而为了查案搜证,警方有时亦会设缉捕圈套,派出“卧底”,俗称“放蛇”。在电影《无间道》中,梁朝伟所饰的陈永仁,就是打入黑社会的警方卧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