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鲁比奥”与“卢比奥”\蓬 山

2025-01-24 05:02: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美国新任国务卿Marco Rubio的中文译名由“卢比奥”改为“鲁比奥”,有些外媒妄加揣测,声称这是为规避相关制裁的缓兵之计。对此,只能奉送三句话:其一,脑洞太大了;其二,有色眼镜太厚了;第三,见识太浅了,对中国有关译名工作一无所知。

  其实,搜检资料就可知,对于Rubio,以往就是“卢比奥”“鲁比奥”两种译法并存。只不过,曾经的他没什么知名度。如今就任国务卿,曝光率陡增,因此译名协调一致,便于工作。这种现象也并不鲜见。当年Donald Trump还只是个商人时,有译作“川普”,也有译作“特朗普”。及至参选总统,也统一译名。

  追溯历史,上世纪五十年代,针对译名政出多门的情况,周恩来总理拍板:“译名要统一,归口于新华社。”新华社成立译名组(现为译名室),对于英语、俄语、法语等外语里的人名、地名,进行统一翻译,并出版了各种《译名手册》。

  翻开《英语姓名译名手册》,一望便知,Trump对应“特朗普”。而且,译名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惯例,譬如,Ro译作“罗”,Lo译作“洛”;Ru译作“鲁”,Lu译作“卢”。如,罗伯茨(Roberts),洛佩兹(Lopez),卢卡斯(Lucas),鲁本斯(Rubens)等。这样的好处是,看到中文译名,大致可倒推出外文原名。

  按译名手册,Rubio的规范译名应是“鲁比奥”。此次遂由新华社发布译名通告。

  当然,有时也会根据实际进行调整。二○一一年,Yingluck参选泰国总理,新华社最初把她的名字译为“英禄”。而外交部认为,根据泰国民众的发音,译为“英拉”为宜,经过讨论研究,最终采纳了后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