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歌剧之父”卢景文获任香港艺术节执行委员会主席。
上周本栏谈及二○二四年十大乐闻结果。不入十大之列的各条乐闻之中,有几条的落选是比较意外的,更有个别乐闻连初选也没有被提名,笔者作为提名人之一固然要承担一定责任。因此主持电台节目期间补充了几条“漏网”乐闻,在此再作进一步阐述。
首先是漏报而没有成为逾七十条初选乐闻的两则讣闻。一是著名男高音余章平离世。这位前北京中央乐团独唱成员早于一九五五年以男声八重唱成员在欧洲获金奖,后来在交响样板戏《沙家浜》饰演主角郭建光,也以美声唱法录演多首艺术歌曲。一九七九年与钢琴家夫人刘兰生移居香港,活跃于音乐界,一九八八年香港艺术节参与香港中乐团演出。当年一起演出的春天合唱团,创办人之一邹允贞亦于去年离世,这位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声乐家在港积极推动声乐艺术,也是一九八七年成立的香港合唱团协会主要成员之一。
初选乐闻中没进入最后二十条,比较意外落选的一条是“香港歌剧之父”卢景文获任香港艺术节执行委员会主席(见附图)。这是该节自一九七三年成立以来,首次由内行管内行,而非由商界大亨担任主席,因此意义甚大。另一条值得关注乐闻是“明仪合唱团成立六十周年”,其实提名原文提及该团首次不获政府资助。那句可能才是更大的乐闻。
至于未获足够票数成为最后十大乐闻的其他候选二十条,其中香港中乐团第四届国际中乐指挥大赛因疫情横跨四载,终于圆满闭幕竟位列十七。京港首张唱片制作也只列十八。最大意外是乐评前辈周凡夫“环保胡琴”遗作《弦起》只排列十二。这是关乎国家乐器改革千秋大业的首部专著,十大不入,颇费煞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