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 色/大黄米汤圆\判 答

2025-02-12 05:02: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每年汤圆出场,总是会把氛围感拉满,让人无论身在何方,都不失牵挂和安慰。最是那刚出锅的一刻,外面风雪凌冽,屋中小小一碗氤氲着热气,就好像用手捧起的,不是汤圆,而是春天将至的前奏,和未来人生又顺又甜的期待。

  所以说,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超越汤圆的意义。在水饺忙不迭赶赴一个又一个“名利场”时,唯有它专注、温情,哪怕甜和咸的“战争”从未停止,也总能在唇枪舌剑之后,找到一条和解之路。这条路通向厨间灶头最顶端的烟火气,也通往柴米油盐里,最朴实恒久的陪伴。近些年,汤圆的馅料可谓出奇制胜、无奇不有,万物皆可收,千娇百媚水中游。相比之下,外皮的“厮杀”就轻柔许多,而我独爱的大黄米,竟还有后来居上、“入主东宫”之势。

  糯米软黏,但免不了无聊乏味,特别是一旦煮的时间过头,就会没精打采“趴”成一堆,入口的感觉也不甚爽快。而大黄米则更青春洋溢、器宇轩昂,它学名叫黍,糯中有弹,优雅缠绵。作为汤圆的外皮,最大优势是不沾牙,不腻口,如果馅料搭配得当,还能清晰地品出穀香。再看看金黄欢畅的模样,说它是内外兼修,没人反对吧?好鞍也要有好马,比起浓郁传统的黑芝麻馅,我反而更偏爱豆沙、花生这类“小清新”。一个个金灿灿的大圆子下锅,再捞上来可就是“今非昔比”,细密的豆沙衬托得大黄米光彩照人,把爽滑的外皮咬破,一股“蓄谋已久”的清甜瞬间冲出来,以“洪荒之力”在口腔中占领高地。两者搭配就像天作之合,吃起来舒服、克制,明明是满口香,却不失节奏感,长长久久,守护着这份默契。就好像元宵节,沧海桑田,它总能如约而至,从未食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