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景区旅游,古树名木经常是主要看头之一,安徽黄山的迎客松、山东曲阜孔庙的先师手植桧、湖北荆州章华寺的古梅、河南登封嵩阳书院的将军柏和北京故宫御花园的连理柏等,都是亮丽的自然风景线,每年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拍照。
在历史文化视野里,古树名木承载了丰富的内涵,“黄山迎客松”体现着开放与包容的胸怀,“泰山汉柏凌寒”象征着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北京潭柘寺的古银杏见证了王朝兴衰更迭;“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洪洞的大槐树书写了一部迁徙史诗。
达到多少年树龄,能够称得上是古树?内地的标准是一百年以上。作为世界上古树名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统计显示全国古树名木共有五百零八万馀株,其中分布在城市的就有近二十五万株。每隔十年,内地会开展一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二○二五年开始将启动第三次,从而掌握古树名木的最新家底。
“道傍古树身半枯,白蚁穴根虫穴肤”。古树名木有“绿色的国宝”美誉,各地积累了一套保护方法,例如上海运用雷达探根仪和树体腐烂探测仪等仪器,来解决虫蚁侵蚀和干枯腐烂的问题;北京对古树名木实现GPS定位全覆盖,对所有在册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四川剑阁蜀道翠云廊古柏是秦汉以来历朝历代精心保护遗存下来的古树群,当地实行古柏保护“交树交印”制度,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对官员的离任审计之中。这些举措很好地保护了古树名木这类“有生命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