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红砖之源\胡一峰

2025-04-02 05:03: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个月,搬了一次家。住在南二环旧居时,路过西二环必能看到一个硕大的烟囱,高耸入云,旁边有座砖塔,矮些胖些,仿佛一对相声搭档。这年头,北京城里的烟囱很罕见,在高层建筑稀少的二环边,又紧挨着一座塔,更显出喜感。塔属于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天宁寺。寺几毁几建,砖塔却从辽代保存至今。

  与砖塔相比,大烟囱“年轻”多了,它是北京第二热电厂的产物,建于一九七六年,未至“不惑之年”。第二热电厂二○○九年关闭搬迁,大烟囱作为工业遗址保存下来。二○二四年北京动画周期间,主办方用投影把大烟囱“变”成了金箍棒,让这熄火多年的大家伙又“火”了一把。

  搬到新家后,傍晚散步,发现新家东面不远,也有一根大烟囱,虽不如西二环的雄伟,在四方的楼群中也有鹤立之感。顺着马路走过去,原来是一处砖窰旧址,现在成了公共艺术区。砖窰内开设了书店、咖啡店,烟囱顶部戴了钢结构的“帽子”,内部则是盘旋而上的艺术体验区。

  窰内墙上的多张图片记录了砖厂工人辛勤劳动的场景,告诉来者这里曾是建于一九五三年的“国营华北新都总厂”。“新都”者,“建设新首都”之意也。从一九五四年起,新都砖厂研制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黏土空心砖,先后为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工人体育馆等“北京十大建筑”贡献了千万块砖,可谓厥功甚伟。

  我还看到一幅署名贾倞的书法作品《红砖缘》。作者写道:“吾初入京暂寓虎坊路,友邻告之,汝小区楼房红砖乃人民大会堂落成之余砖。吾深以为荣,难舍其红砖坡顶,遂安家毗邻于此。三十载如白驹过隙,吾与虎坊路俱老。再拜砖窰里,方知其乃吾所珍爱红砖之源,而今蝶变,恰风华正茂,吾乐不可支。”城市的荣光正是这样被铭记、分享和流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