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乐问集/音乐交流逐浪高\周光蓁

2025-04-07 05:02: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音乐交流逐浪高

  刚刚过去的三月香港盛事频频,场内场外、台上台下,各自精彩。同一时间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同样此起彼落。

  最新例子是香港管弦乐团,继上月马勒第三交响曲,一场香港、一场广州演出后,再次重复一曲两演的安排,上周五由爱沙尼亚指挥巴孚.约菲(Paavo Järvi)在香港文化中心领奏后(附图),全团前往北京,今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重演浦罗哥菲夫第四交响曲等曲目。这首近三刻钟的宏大作品鲜有演出,在香港更是首演。而内地首演则较香港早一个星期,由上海交响乐团演出,指挥同样是约菲(内地译名为帕沃.雅尔维),作为第四十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节目之一。

  另一套上海之春节目是本栏介绍过的香港流行曲领军人物杜自持,率领二十八人乐队,与上海轻音乐团合演《从东方之珠到东方明珠》音乐会,三月二十五、二十六日两晚演出是难得一次沪港音乐交流盛会。从四十年代《夜上海》,演到八十年代《上海滩》,音符横跨近半世纪。

  另一项同时进行的沪港音乐交流,是由香港演艺学院六位弦乐同学,与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四位弦乐代表,上周五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一场名为“2025未来大师:弓弦之舞室内乐团音乐会”,两地同学们合演浦罗哥菲夫、勃拉姆斯等四首室内乐作品。香港同学更借来名琴,为上海听众献技。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演出是作为全年“未来大师独奏重奏系列音乐会”二十场的第一场,全部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进行,值得期待。

  在此之前,香港演艺学院亦举行“演艺一号.湾区乐荟”系列音乐会,由香港、广州、深圳、澳门等乐手同台演出,未来数月陆续进行,美妙音乐就在咫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