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带学生访澳门,作中华文化交流。到澳门旅游大学参访,看厨房,观餐厅,听梁嘉豪主任的澳门饮食文化讲座。讲座谈到土生葡菜多元,混杂中西食材和煮法,每道菜都有故事,夹杂转变与配搭的原因。既然已闻,何不品尝,閒坐校内咖啡廊,环境富历史感,浅饮轻食,十分惬意。
下午茶时段,点炸鱼多士,清新不腻。另试虾酱汤米粉,虾酱加水作汤底,再添虾肉浸泡米粉,辣椒青葱红绿点缀,鹹鲜浓郁,风味强烈。
虾酱做法,古书记载不同,北魏《齐民要术》有“作虾酱法”,谈到:“虾一斗,饭三升为糁,盐二升,水五升,和调。日中曝之。经春夏不败。”虾饭盐水混合,暴晒发酵久存。
虾配虾酱,可以煮汤。单纯虾汤,不独喝饮,可用于加工食材,添鲜加味。清代《清稗类钞》记一道“煨猪里肉”,用上虾汤,做法如下:“以猪里肉切片,用縴粉团成小把,入虾汤,加香蕈、紫菜清煨,一熟便起。”猪肉切片,上豆粉,放虾汤,加香菇、紫菜同煮,现代要重现再煮,也不困难。
《清稗类钞》另有记“薰面筋”的做法,虾汤是重要材料,食谱详记:“面筋切小方块。煮过甜酱,酱四五日,取出。浸鲜虾汤内,一宿,火上烘干。再浸虾汤内,再烘十数徧,入油略沸薰食,亦可入翻牒。”面筋先切,放入煮过的甜酱醃製。再放虾汤浸泡一夜,用火烘干。再浸虾汤,多烘十数次。“徧”字通“遍”字,表达次数。可油炸薰食,也可用碟盖住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