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 色/虾爬子闯关东\判 答

2025-04-09 05:02: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东北的海鲜实在不算多,黑土地的养分大多供给了粮食,至于那些水里游的,江中划的,走到这边也像过客,匆匆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但越是这样,为数不多的海鲜便越弥足珍贵,不信你问那些离家游子,没人不怀念“虾爬子”威风凛凛的样子,没人不惦念牠身上厚实鲜弹的肉,征服一口,瞬息全宇宙。

  虾爬子学名“虾蛄”,正是香港的“濑尿虾”,也称“皮皮虾”,长得活像一个海中战士。据说早年黄海、渤海的渔民撒网时,见牠在海底一拱一拱,抄网时总要连拉带拽,较劲得很,便唤作“爬子”。后来添了个“虾”,倒是符合牠的海货属性,也成了别样戏谑。大概只有在东三省,才会得此诨名。

  虾爬子最肥美的时节,非要等到三、四月不可,这时候海水刚化,水温还带着寒气,憋了一冬天的战士们肉厚膏满,鲜味直冲脑门。公的肉弹回甘,母的带籽流油,全凭个人喜好。至于哪里的最好?作为整个东三省海货的“门面”,大连自然首屈一指,丹东也不遑多让,而处在辽河入海口的营口,则多了份泥土的厚实,需要用酱焖的方式,才更显气质。

  东北人料理虾爬子,讲究一个粗中有细。清蒸是最朴实的敬意,大锅一架,蒸笼里铺上几片白菜叶,只见虾爬子一个个摞成了小山,如此豪迈的蒸法,别处确实难寻。当然,跟南方不同的是,大多数东北人吃不惯清淡,辣炒、椒盐才叫好,热油呼呼地冒烟,虾爬子哗啦一声倒进去,大火猛攻,壳撞得噼啪响,出锅前撒把香菜梗,别看是炒,美味一点不少。鲜甜被牢牢锁在紧实的肉里,吃的时候用手一掰,最嫩的那部分能“蹭”地弹出来,嗦上一下,浪花在舌尖炸开,这是何等享受?值得为牠“折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