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 色/榆钱记\判 答

2025-04-10 05: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榆钱这东西,听着很像古装剧里随手一撒的铜板,其实却跟钱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榆树在春天抖落的嫩翅果,圆溜溜薄如蝉翼,中间凸起个小鼓包。哪怕就三分相似,架不住那时候的古人心血来潮,干脆草率得名“榆钱”。

  我小时候极爱吃它,每每见到桌上有榆钱炒鸡蛋,都会豪炫两碗饭。要说是如何被搬上餐桌的,确实得感谢古人夹缝中挤出的生存智慧。在闹饑荒的时候,饥肠辘辘的百姓们一抬头,那满树榆钱可不就是天上掉的馅饼?入口一尝,清甜里带着草木香,再多吃点,也能堆出粮食的分量。自此,榆钱就摇身一变,成了北方厨房的常客,特别是河北、山东一带。榆钱扎根饭菜中,也有老天的垂怜,北方春天短风沙大,而它耐旱抗风,长在房前屋后也不丢。下肚清热利湿,正对了干燥的症候,是不是也算两全其美了?

  榆钱好看,但不能看太久。春风吹遍,绿莹莹的圆片挂满枝头,像一串串铃铛。但如果不抓紧摘下,等中间的鼓包变成硬核,那可就要再等一年。所以也有人说,别看榆钱长得顽强,想入菜,可就娇气了。好在它的适配度高,一袋子榆钱,能变出好多花样。从快手的炒鸡蛋,到家常的榆钱饭,前者一度被我当做炒鸡蛋巅峰,只要火候正好,蓬松的蛋裹着脆嫩的榆钱,浓郁的香气中处处带着清雅,就像春天在心上架起秋千;后者用玉米麵蒸熟,劲道软糯,淋一点陈醋,竟能吊起更多的甜。不愧为语文书里出现过的经典,榆钱饭一上,碗底都能空得透亮。我的山东朋友说,老家长做榆钱饺子,混着猪肉馅,咬开是点点浮绿,肉腥臊气全无,堪称荤中的绝地反击。遗憾的是这一味我还没吃到,只能等有缘时聚,再叙江湖儿女快意恩仇。

点击排行